你好,欢迎进入365体育在线中文网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网站导航  |  加入收藏 

 
首页|政策法规|城乡规划|城市建设|城镇燃气供热|保障性住房|村镇建设|住宅房地产|建筑管理|工程质量安全|工程造价|工程招投标|稽查执法
勘察设计|勘察设计质量监督|建筑抗震|建筑节能与科技|公积金管理|计划财务|人事教育|执业注册|纪检监察|机关党建|建设工会|网上信息公开
领导讲话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要闻>>领导讲话>>正文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总工程师王涛在全省散装水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4-07-15 14:36  

心无旁骛谋发展 同心同德开好局

全力推进全省散装水泥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同志们:

听了省散装水泥管理办公室马淑珍主任对2010年散装水泥工作进行的全面总结,深感成绩来之不易。经过各方面不懈的努力,全年散装水泥供应量由2009年的134万吨,增加到345.61万吨,增长2.58倍;水泥散装率由2009年的23.53%增加到43%,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专项资金征收额由2009年的659万元,提高到1000万元,增长了51.74%,三项指标的增幅列全国第一,为青海省的节能减排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借此机会我代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向一年来全省散装水泥工作给予了很大支持与关心的省直有关部门、各级政府及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表示深深的感谢,向广大散装水泥战线上的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敬意!向获得全省散装水泥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祝贺!会上,与有关单位签订了2011年目标责任书。2011年的工作安排,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有重点,有难点,条理清晰。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2010年散装水泥工作取得的成绩

2010年是我省散装水泥发展历史最好最快的一年,全面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省委、省政府对发展散装水泥工作高度重视。骆惠宁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及全省住房建设工作会议上先后要求加快散装水泥在农村的推广应用。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关于在农村牧区推广使用散装水泥实施意见》。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全省散装水泥工作的领导,省政府及时调整充实了“省散装水泥工作领导小组”,为进一步加快我省散装水泥的发展从政策和组织上给予了有力地保障;二是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玉树灾后重建工作,极大地为散装水泥产品的需求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我们积极参与,有效作为,加快了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的推广使用。二是省散装水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相互配合,各司其职,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多措并举,为散装水泥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多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全省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发展的意见》,对认真落实国家有关“禁现”措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三是各地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顾全大局,主动承担起本地区发展散装水泥的管理职责。西宁市建委、海东、海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无机构、无专职工作人员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克服困难,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强化散装水泥管理,为推动我省散装水泥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四是各水泥生产企业、预拌混凝土企业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认真履行责任,根据各自的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加大节能改造工作力度,全面增加生产、积极开拓市场、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确保了全年各项目标的实现。

二、我省发展散装水泥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当前,我省散装水泥事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在中共中央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中央经济会议确定2011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家以投资拉动消费宏观经济政策,为散装水泥扩大市场规模和城市“禁现”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发展平台;党中央、国务院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和质量效益提高的重要战略任务;水泥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散装水泥的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生态立省战略,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绿色发展、跨越发展、统筹发展。随着我省进一步加快城镇化,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推进东部城市群,海西城乡一体化试点和玉树城乡一体化先行区建设,继续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重点实施农村奖励性住房、校舍安全工程、教师周转房建设等,散装水泥发展工作面临着新的重大发展机遇,为我省城镇和农村散装水泥推广应用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事散装水泥工作的同志们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我省散装水泥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国家要求和先进地区的发展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制约因素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法制建设进程缓慢;社会及有关部门对发展散装水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关政策落实不够,地区发展不平衡;各地散装水泥管理机构不健全,体制不顺,亟需建立覆盖各地的监管体系;全省水泥发散总量少,农村市场发散率极低,发散工作滞后;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未形成有效的执法机制,征收难度大;预拌砂浆生产尚没有形成规模,城市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为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引起足够的重视,要站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四个发展”的高度,积极迎接挑战,抢抓机遇,加强政策等基础性研究工作,积极理顺体制机制,不断深化改革,力争在“十二五”末,使我省发展散装水泥事业达到中等发达省份水平。

三、采取措施,努力完成2011年工作任务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今年要着重抓好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生产、运输、使用的协调服务,加快形成全省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三位一体”发展格局。在进一步提高城镇散装水泥使用率的同时,稳步推进农村发展散装水泥工作。抓住实施农村奖励性住房、危旧房改造工程的有利时机,通过必要的政策、技术、支持、资金,积极开展农村散装水泥示范工作。全面推动西宁市城区内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为此,要全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落实好青政办185号文件,加快散装水泥立法工作。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农村牧区推广使用散装水泥实施意见》下发实行一年多来,为我省散装水泥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水泥散装化不仅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还对当前的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散装水泥工作立法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实现高效文明施工具有重要意义。散装水泥工作立法有助于促进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三位一体科学发展。省散办应尽快研究制定立法方案,做好调研、提供依据等相关准备工作,争取年内列入省政府立法计划。同时各地也应将散装水泥立法和政策研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工作目标,通过法律和规章制约手段,明确袋装水泥的生产和使用者对消耗资源、排放污染物的责任,为散装水泥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和制度环境。

二是理顺体制机制,推行目标责任管理。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机构,逐步理顺关系。目前,我省只有省级、海西州格尔木市设有散装水泥办公室,造成基层散装水泥推广工作开展难度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尽快组建散装水泥管理机构,落实人员,明确职责,将散办人员列入财政拨款序列,建立健全我省散装水泥工作队伍。我厅将及时向省政府进行汇报,提出工作建议,并与有关部门协商,推动这一问题的早日解决。今年我厅将散装水泥使用率列入到西宁、海东、海西、海北、海南、黄南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在以上地区建立和完善散装水泥管理机构的尤为迫切。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与有关部门协作配合,形成合力,在工程设计、施工图审查、招投标、工程监理、工程量清单计价及竣工验收方面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加大执法力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

三是以产能结构调整为契机,提高发散能力。根据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今年3米以下的机立窑要全部关闭,加快建立起新型水泥生产技术工艺。2006年国家8部委《关于加快水泥工业调整的诺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层建筑、重点工程、机场码头、高速公路、预拌混凝土站,禁止使用机立窑水泥。同时,国家政策要求新建和改扩建水泥生产线按散装水泥70%的能力进行设计。因此,水泥企业要加快调整,适应产业发展要求。2010年,新型干法窑水泥企业共生产供应散装水泥292.84万吨,占全省散装水泥供应量345.61万吨的84.73%,一举改变了我省长期以来机立窑散装水泥供应量占主体的局面,符合国家对水泥工业产业要求。今后水泥生产企业要继续加大技术改造和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新型干法窑的发散能力。

四是提高认识,加强监管,加快城市砂浆“禁现”工作步伐。《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规定:“鼓励使用散装水泥,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把发展散装水泥、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明确了发展散装水泥、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的法律地位。为进一步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加快推进城市禁止现场搅拌工作,2009年3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商务部在南京联合召开了“全国散装水泥工作会议暨城市禁止现场搅拌工作会”。会议提出了明确的发散目标和要求。近年来,我省的实践和取得的成绩证明,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的生产、流通和使用,能够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建筑工程质量,有效改善劳动条件和施工环境,保障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减少水泥包装和水泥损耗造成的能源资源浪费及水泥粉尘排放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产生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全省节能减排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循环经济中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年来,我省城市砂浆禁现工作有成效,但进展不大,有的城市监管工作没有到位,有的文件下发了,但市场管理不规范等,很多企业在观望。今后,各地政府和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在加强监督检查、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将实施范围从城区向郊区和农村,从西宁市向其他城市及城镇逐步推进,实现城乡散装事业统筹发展。同时,要加大使用环节的监管力度。发散工作仍然要以“量”和“率”为核心,要紧紧抓住水泥行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有效落实预拌混凝土和砂浆城市“双禁”工作。行业发展要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从过去注重散装水泥的生产领域向注重使用领域转变,从过去注重散装水泥数量指标向注重质量和发展指标转变,从过去单一的散装水泥管理为主向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三位一体”发展管理转变。要采取多种有力措施,狠抓落实,确保散装水泥量和散装水泥率的提高,使我省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得到全面协调发展。

五是配合“建材下乡”,拓宽农村散装水泥使用市场。近年来,我省农村散装水泥推广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从目前全省农村散装水泥发展的总体水平来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还不适应。目前在我省大部分农村地区仍是以袋装水泥为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决定把“水泥下乡”作为“建材下乡”的试点,这就为在农村地区加大散装水泥使用力度提供了良机。从目前我省农村散装水泥使用的情况看,使用率极低,散装水泥流通基础设施很少,制约了散装水泥在农村的推广使用。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抓住当前农村建房快速增长和建筑材料供给充裕的时机,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材下乡”,鼓励农民依法依规建设自用住房。

农村散装水泥市场潜力巨大。在建材下乡中,主要建材产品是水泥,在农村推广使用散装水泥,不仅具有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作用,而且能够为农民节省建房成本。符合“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及改善民生的要求,与我省搞好新农村建设和研究发展散装水泥工作结合紧密。因此各地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按照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在农村牧区推广使用散装水泥实施意见》精神,认真抓好农村推散工作,要在借鉴、发挥农村推散典型示范作用的基础上全面展开。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散办要进一步将提高对农村推散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将农村推散工作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要深入研究农村散装水泥市场的特点,总结先进经验。在网点建设上,要做到合理布局、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对水泥预制生产企业、奖励性住房建设、危房改造工程、小城镇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散装水泥使用的推广和监管。二是创新发展模式。建立广泛的农村散装水泥配送网络是发展农村散装水泥的重要路径,要加快农村散装水泥配送网点建设,加快农村散装水泥物流设施建设。经济较发达、基础设施和城镇化建设相对集中的地区,建立中小型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发展预拌混凝土,积极探索其他符合本地农村散装水泥推广发展的模式和做法。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农村推散条件较差,设施设备基础薄弱,要加大专项资金的争取和支持力度,使在农村推散方面的投入占到专项资金设施设备投入的主要部分。同时还要尽力争取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的投入。四是发挥示范作用。在总结农村散装水泥示范县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典型示范引路的作用,逐步推广。各地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因地制宜的开拓和培育农村散装水泥市场。各地要加强交流和学习,要利用各种形式,加强宣传,使农民认识到使用散装水泥不仅可以提高建筑质量和效率,而且可以节省建筑成本,给农民带更多实惠和好处,提高农民使用散装水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是支持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快散装水泥标准化体系建设。支持科技创新,积极开发和应用技术含量高、质量好、成本低的散装水泥设施设备。要加快散装水泥标准化体系建设,2010年散装水泥办公室组织专家已将《青海省预拌混凝土生产与应用技术规程》和《青海省预拌砂浆生产与应用技术规程》送审稿编写完成,希望抓紧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论证评审,尽早颁布实施。研究出台推广保障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低成本流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要研究制定《农村牧区散装水泥配送站技术规范》,对配送站设备设施标准,成本核算体系、物流模式、服务标准进行规范等,并逐步加以推广。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逐步建立起覆盖全省的散装水泥管理网络,实现标准化、系统化、现代化的散装水泥管理体系。

七是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管理水平。切实做好散装水泥工作,需要有一支思想硬、业务精、作风实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因此,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散办要把加强职工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与实践科学发展观,从塑造散装水泥工作者的良好社会形象着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严格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树立全局意识,要坚定信心,团结奋进,履行职责,加强对散装水泥生产和使用环节的引导、监督。要认真学习散装水泥法律法规及政策,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发展散装水泥的重要意义,增强发展散装水泥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加强与发展散装水泥有关的知识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在宣传内容上,注重突出发展散装水泥同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要积极利用和发挥各种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加强舆论监督,对违反有关规定在施工现场使用袋装水泥和现场搅拌混凝土的行为予以曝光,增强社会各界对发展散装水泥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在全社会形成“限制袋装,鼓励散装”的良好氛围,为发展散装水泥奠定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同志们!2011年推散工作任务仍然艰巨而繁重。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密切结合各地实践,心无旁骛抓发展,同心同德开好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狠抓工作落实,真正在务求实效上狠下功夫,为全省散装水泥事业稳步快速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关闭窗口
主办:365体育在线中文网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昆仑路28号建工大厦    邮编:810000  青ICP备05002621号
您好!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