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海东市城乡规划和建设局,各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为做好公租房年度数据统计工作,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统计快报制度》有关要求,请组织市、县(区)认真逐级填报《城镇保障性住房配租/售情况表》(附件1)和《公租房保障对象情况表》(附件2)。同时,为充分反映公租房改善住房困难群众居住条件的保障成效,了解公租房各类保障群体的情况,请一并填报《公租房各类保障群体情况表》(附件3),并于12月12日前将汇总的相关数据表格加盖单位公章后报住房城乡建设厅住房保障处。
联 系 人:李 猛 联系方式:0971-6146257(兼传真)
附件:1.城镇保障性住房配租/售情况表
2.公租房保障对象情况表
3.公租房各类保障群体情况表
4.统计指标解释
365体育在线中文网
2017年11月29日
附件1
城镇保障性住房配租/售情况表
省(区、市): 年 月 日
指标名称
|
计量
单位
|
代码
|
小计
|
公租房保障
|
经济适用住房保障
|
限价商品住房保障
|
实物配租
|
租赁补贴
|
实物配租
|
租赁补贴
|
甲
|
乙
|
丙
|
1
|
2
|
3
|
4
|
5
|
6
|
本期末累计已实施保障
|
户
|
101
|
? |
? |
? |
? |
? |
? |
本期末正在实施保障
|
户
|
102
|
? |
? |
? |
? |
? |
? |
自年初至本期末新增保障
|
户
|
103
|
? |
? |
? |
? |
? |
? |
其中:进入保障
|
户
|
104
|
? |
? |
? |
? |
? |
? |
退出保障
|
户
|
105
|
? |
? |
? |
? |
? |
? |
说明:
1.保障对象同时享受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的,只能统计为一种保障方式,不可同时重复统计。
2.本表逻辑审查关系:
1栏=2栏+3栏+4栏+5栏+6栏;103=104-105
附件2
公租房保障对象情况表
指标名称
|
计量
单位
|
代码
|
实物保障
|
租赁补贴
|
小计
|
中等偏下收入家庭
|
低收入家庭
|
新就业职无房工
|
稳定就业外来务工人员
|
小计
|
中等偏下收入家庭
|
低收入家庭
|
新就业职无房工
|
稳定就业外来务工人员
|
? |
住房救助家庭
|
? |
住房救助家庭
|
甲
|
乙
|
丙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本期末累计实施保障
|
户
|
1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期末正在实施保障
|
户
|
1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自年初至本期末新增保障
|
户
|
10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中:进入保障
|
户
|
10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退出保障
|
户
|
10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省(区、市): 年 月 日
说明:
1、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低收入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稳定就业外来务工人员等各类保障对象以实施保障时保障部门核定的身份类型填写,各类保障对象在统计时不能交叉,实物保障和租赁补贴不能同时重复统计。
2、住房救助家庭:指依据《关于做好住房救助有关工作的通知》(建保[2014]160号),城镇中符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标准的、住房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和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
3、本表中实物保障和租赁补贴小计数量,分别等于表1中公租房保障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数量。
4、本表逻辑审查关系:
1栏=2栏+3栏+5栏+6栏;7栏=8栏+9栏+11栏+12栏;3栏≥4栏;9栏≥10栏;103=104-105
附件3
公租房各类保障群体情况表
省(区、市): 年 月 日
指标名称
|
计量
单位
|
实物保障
|
租赁补贴
|
60岁以上老年人
|
残疾人
|
优抚 对象
|
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
|
青年医生
|
青年教师
|
见义勇为人员等各类先进模范人物
|
农民工
|
环卫
工人
|
公交
司机
|
60岁以上老年人
|
残疾人
|
优抚 对象
|
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
|
青年医生
|
青年教师
|
见义勇为人员等各类先进模范人物
|
农民工
|
环卫
工人
|
公交
司机
|
本期末正在实施保障
|
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
1.统计时,各类保障群体之间可以有交叉,根据保障对象实际情况填写。
2.优抚对象:依照《民政部 国土资源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优抚对象住房优待办法>的通知》(民发[2014]79号)明确的优抚对象。
3. 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依照《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国卫家庭发[2013]41号)明确的家庭。
4. 见义勇为人员等各类先进模范人物:依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3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省部级以上劳模困难帮扶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5]5号)等文件规定,获得各级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表彰的见义勇为人员、劳动模范、道德模范、青年志愿者等先进人物。
附件4
统计指标解释
1.本期末累计实施保障
指截至统计期末,通过公租房保障(包括发放补贴和实物配租方式)、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包括实物配售和货币补贴方式)、限价商品住房保障方式,累计解决的符合相关保障条件的户(人)数量,包括单身、单亲户等(下同)。
2.本期末正在实施保障
指在统计期末,依据已签订的相关合同(协议),通过公租房保障(包括发放补贴和实物配租方式)、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包括实物配售和货币补贴方式)、限价商品住房保障方式,正在实施保障的户(人)数量。
3.自年初至本期末新增保障
指从年初至报告期末,按照相关规定,通过公租房保障(包括发放补贴和实物配租方式)、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包括实物配售和货币补贴方式)、限价商品住房保障方式,新增加实施保障的户(人)数量。本期新增保障为本期进入保障减去本期退出保障户(人)数量。
4.进入保障
指报告期内,按照相关规定,通过公租房保障(包括发放补贴和实物配租方式)、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包括实物配售和货币补贴方式)、限价商品住房保障方式,将申请登记人纳入保障的户(人)数量。
5.退出保障
指报告期内,对已经实施住房保障的家庭,因不再符合保障条件等原因,按照相关规定退出各类住房保障的户(人)数量。